二級建造師成績出來以后,如果感覺自己的分數跟所報考的學校要求有距離,就要迅速行動,盡可能找到合適的接收調劑生的學校,把自己“推銷”出去。
去年通過調劑進入廣州大學的劉舒覺得,調劑成功的第一要訣是信息靈通。他認為好的辦法是自己能夠親自去相關學校研招辦,如果覺得這樣接觸的范圍比較小的話,也可以自己打電話到各個學校研招辦咨詢。
此外,也可以求助于同學、老師。在讀的研究生都是“過來人”,對二級建造師情況比較了解,和他們聯系也許會獲得第一手資料,例如往年接收過調劑生的學校和專業,今年他們所在學校投檔的一些情況。
這個時候,網絡上會有一些相關信息。首先是各個學校的網站上會有官方調劑信息,到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專業的劉榮(化名),正是在交大復試分數線公布“一兩天之后”,在學校主頁上看到微電子專業有30個調劑名額。其次,許多二級建造師網站上都會有專門的信息整理發布,考生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;第三,一些高校的論壇上有時也會有一些“內部”信息。
經過考生的一番“死纏爛打”,接收調劑的學校有可能會通知考生前來復試,也就是調劑復試。
一般來說,準備復試的時間都較短,而且換學校,有的甚至是調劑到相近的不同專業,復試參考書目會有一定變化。
很多“過來人”的經驗是,有計劃的突擊復習。
調劑到中央民族大學的二級建造師許麗介紹說,她當時復試時間只有20天左右,肯定沒有時間仔細看,只能看重點,“但英語是基本功,一定要好好準備,對于調劑生來說,老師在專業課上有時倒不會太難為我們”。
劉榮則是考前兩天才知道能調劑的,“很有可能就是不讓你復習,看你水平到底怎么樣”,他流利的英語口語為他的復試增色不少。
一般在復試過程中,有的考生會顯得格外緊張,“調劑”的身份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處于劣勢。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,考生要善于擺出自己的優勢,為成功調劑增加砝碼。
一向表現不錯的劉舒回憶當時復試的情景,當他說到本科學校是“211”學校時,明顯地感覺到主考官突然精神振奮,頓時產生了興趣,“他接著問我有哪些特長,我本科時得過不少獎學金和相關證書,大三上學期參加數學模型競賽拿過獎,這些不僅為我成功調劑增加了籌碼,而且我還爭取到了公費名額呢”。
復試前,考生都應該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優勢與特長,哪怕是一段特殊的經歷有時都可能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。對于調劑生而言,有時主考官關心的可能并不僅僅是專業課素質,還有考生個人非常獨特的個性與潛力??忌藦土暫脤I課之外,一定要把自己的優勢擺出來,吸引考官注意,這樣成功幾率會更高。